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4月11日,随着一块红绸布缓缓落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标志着北京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实现零的突破,开启了首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成立大会上,该校新校徽、校训正式发布,并宣布成立6个新型机构,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的大胆尝试,积极回应“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深化“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为北京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张磊/摄
每年将新设6至8个职业本科专业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首批设置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所依托高职专科专业均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分别对接首都“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中的医药健康、高端汽车制造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临空经济区、集成电路、文化创意和数字创意等产业。学校第一批6个职业本科专业今年开始招生,9月预计将迎来600名首批职业本科学生。
学生正在上实验课。资料图
从办学类型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并非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该校教务处处长吴升刚介绍:“对于普通本科和我校职业本科的区别,我们前期也做了大量的调研。普通本科的培养定位是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而且理论课和实践课是相对独立设置的,且校企合作主要聚焦于科研和学术交流对接。我校职业本科课程设置是基于企业、产业岗位需求来设置,并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为主,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或者说是现场工程师,能够解决现场复杂问题,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学生能够更快、更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是我们的重要优势之一。”
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解。资料图
吴升刚还介绍,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之后每年都会新设置大概6~8个职业本科专业,预计至2027年实现学校职业本科专业达到22个左右,并在新申办职业本科的同时,逐渐停招所依托的高职专业,减少至23个左右,更好保证职业本科的教学质量,打造一批强有力的冠军专业和赛道冠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交叉协同的专业集群,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6个新机构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成立大会上,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成立的6个新型机构也揭开“面纱”,成为当天的另一个“重头戏”环节。以获批设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为契机,该校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首都高精尖产业,围绕前沿技术研发、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实践需求积极布局,在之前已成立百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久其产业学院、完美世界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基础上,新成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低空技术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合成生物智造研究院、大数据财经应用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共计6个新型机构,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联合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技术攻关矩阵。
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资料图
新型机构致力于打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生态,将以“研究方向聚焦产业发展、科研项目来源产业真实需求、研发过程与产业技术团队(企业骨干)深度合作、研究成果解决产业真实问题”为原则,打造新型产教融合模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职教力量。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伟介绍:“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其创新发展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赋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意义重大。这些新型机构的设立,是学校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职教贡献的新举措、新实践,对于学校建设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和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拟与6家行业领军企业共签产教融合战略协议
据了解,立足获批北京市首所职业本科院校的历史机遇,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每个职业本科专业将确定 2~3 个规模以上本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实质性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职业本科专业与行业领军企业实现“双向赋能”。近期,学校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拟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签署职业本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在智能制造、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全方位全链条校企合作,力促专业建设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齐头并进,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北京范式”,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贡献先行经验。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校园内的环境。张磊/摄
对此,该校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站稳类型定位、打造办学特色、增强适应性的关键所在,更是职业本科教育扎根产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加速布局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需要的职业本科专业,加快建设对接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高品质民生需求的创新平台,打好高质量就业这张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努力打造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全国示范和样板。”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