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人工智能正加速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重要分论坛——“GeoAI空间人工智能论坛”在上海徐汇模速空间成功举行。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空间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启动。
图源:华东师范大学
该学院于2024年6月筹建、同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面向空天地底的数字基座和数字中国建设需求,立足于遥感科学与技术与空间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平台优势,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的汇聚及培养顶级空间人工智能人才的前沿高地。学院积极推进跨学科合作,深化泛时空感知与通感智算、多层级探测与超限智造、跨场景融通与孪生智联等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跨场景泛化感知技术与应用、智能影像处理与高精度地图制图、AI驱动城市实景三维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校长钱旭红指出,面对以ChatGPT和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革命浪潮,空间人工智能已成为实现“空-天-地-底”全域智能的核心引擎与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
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同步发起成立智能无人系统创新联盟。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
校长宋保维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西工大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关乎学校长远发展,他对高标准建好人工智能学院提出三点要求:要打造特色品牌,立足学校“国防、三航、系统”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三航、材料、机械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智能无人系统特色,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防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创新育人模式,构建“精英班+开放班”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军工赋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强特色课程体系,聘请军工集团总师担任企业导师,努力将学院建成“总师型”人才培养的示范特区。要深化开放协同,进一步加大与军工集团、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构建智能装备领域的“教学-科研-实战”全场景贯通体系,人才共育、技术共研、平台共享,努力将学院建成校企融合发展的卓越标杆。
自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率先成立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以来,各地高校竞相布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有70多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以上内容为人工整理,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