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IASF | 菲尼克斯电气:深耕中国智造,以AI与标准化赋能产业升级
作者:iedumedia 浏览:1039次 发布于:2025-07-24
会议期间,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郭禅禅接受了智教新媒、中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等媒体联合采访,分享了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探讨了AI与自动化融合的技术路径,并表达了对行业标准化平台的高度重视。

7月17日,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IASF)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郭禅禅接受了智教新媒、中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等媒体联合采访,分享了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探讨了AI与自动化融合的技术路径,并表达了对行业标准化平台的高度重视。

1.png

智教新媒记者森巴特·特列克采访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郭禅禅

 

植根中国,构建全球竞争力中心
作为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华核心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中国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总部位于南京,员工2300余人,是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集团全球三大竞争力中心之一,跨国公司国家级地区总部。依托持续的创新实践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客户需求与行业应用”为驱动,致力于为电力、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广泛行业提供涵盖工业器件、连接技术、自动化系统及数字工业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服务,助力本土产业智能化转型与数字化升级,赋能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

 

AI赋能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浪潮,郭禅禅深入阐述了AI技术与现有自动化系统及标准的融合前景与现实挑战。他指出,AI正加速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在预测性维护、生产优化、质量控制及机器视觉等工业场景中创造显著价值。菲尼克斯电气已推出MLnext软件平台,旨在降低AI应用门槛,使现场工程师无需深厚AI背景即可便捷完成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与部署,该方案已在汽车、3C电池等行业成功落地。

然而,AI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仍面临关键瓶颈:高度依赖高质量数据。相较于拥有海量通用数据的消费级应用,工业场景数据往往专业性强、通用性弱,且需满足高精度与结果可解释性的严苛要求。此外,高昂的算力需求及专业人才缺口,也制约着AI技术的规模化普及进程。

 

共筑平台,深化标准合作
谈及本次研讨会,郭禅禅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对话平台,议题覆盖智能工厂、工业网络、新一代工业互联生态及国产装备创新等前沿领域。他强调,菲尼克斯电气与主办方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仪综所)渊源深厚,尤其在PI-China协会框架下长期协作推广PROFIBUS & PROFINET技术标准。参与本次会议,为企业提供了与全球权威专家共探自动化与标准化发展路径的宝贵契机。基于此,公司明确表示将继续深度参与第二十二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标准化为桥梁,持续推动工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未来注入强劲动力。

 


版权说明:
1、本文是智教新媒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智教新媒)及本文链接。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