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7月17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IASF)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机器人业务部部长石莹接受了智教新媒、中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等媒体的联合采访,深入分享了公司在工业AI领域的前沿突破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智教新媒记者森巴特·特列克采访中控技术总裁助理兼机器人业务部部长 石莹
点击链接或者扫码观看采访视频
https://weixin.qq.com/sph/AZkn5Ur3E
“ALL in AI”战略引领下的公司转型
ChatGPT等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启动“ALL in AI”战略,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融入工业生产的各个流程。基于多年深耕流程工业自动化的经验,中控技术提出“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即1个工厂操作系统,实现统一工业数据集成,为工业AI奠定强大的数据基座;2个核心大模型,一是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打造工业AI模型基座,深度挖掘工业数据价值,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ed,PA),帮助用户实现生产过程安全、高效、高质的自主运行;二是超图大模型HGT(Hyper Graph Transformer),作为企业运营的“智慧中枢”,通过超边概念处理多元关系数据,深度赋能研产供销服全链路,实现企业运营自动化(Business Automated,BA),帮助用户实现企业的卓越运营。“N”代表N个覆盖工业全场景的工业Agents/APPs,它们如同智能工厂中的“特种兵”,能够在各自的垂直领域内发挥专长,协同作战,让工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工业AI“三驾马车”实践显成效
在“ALL in AI”战略引导下,中控技术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探索工业AI创新发展之路,已构建起包括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 Control System)、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内的“AI+”系列的“三驾马车”。
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是基于生成式AI算法及海量工业数据训练而成的时间序列大模型,能够对生产单元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刻洞察,全面了解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精准预测生产装置的未来趋势,通过统一分析类、优化类、控制类、培训类等工业建模过程,实现装置的跨工况、高精度、高可靠模拟与预测,实现人效提升30%~50%,装置生产效益提升1%~3%。
正式发布一年以来,TPT已应用于氯碱、石化、热电、煤化工等领域的十余家工厂的上百套装置。在镇海炼化,TPT实现了常减压装置油品切换操作时长由6-7小时降低到2小时以内,为用户减少每年上千万的油品加工损失;在万华化学,通过pH值质量的精准预测控制,将6-8小时才能完成的废液处理过程大幅缩短到1小时以内;在内蒙兴发,TPT实现了电解槽集群的闭环控制优化,平均每天电耗降低6700多度。在大唐多伦煤化工,以TPT为智慧中枢建立的“预测-优化-控制”三级联动机制,预期绿电替代燃煤发电比例达87.5%,年减碳41.94万吨;在广西华谊能化,以TPT为核心的智能安全体系,预期预警反应时间将缩短20%,风险识别精准度提升30%,应急响应效率提高30%。
2024年6月,中控技术突破现有系统封闭专用、层级僵化、算力有限的束缚,创新提出新一代通用控制系统UCS的技术架构。UCS彻底颠覆了延续近50年的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打破了传统物理控制器、I/O模块与机柜群的桎梏,以私有云、全光确定性网络及智能设备的极简新形态,引领控制系统的革命性创新。UCS深度融合云原生、全光工业网络技术、APL技术、AI-Inside理念,以AI加持工业控制,实现了灵活地按需定义控制、客户知识资产永续,为企业的数字智能化注入了新活力,可以实现对成本的大幅降低,极简的架构实现了机柜室空间减少90%、线缆成本下降80%,建设周期缩短50%,显著降低了客户的初始投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UCS已在兴发集团、欧洲星源等企业成功部署,并将在某化工集团全面应用部署,规模达到万点I/O以上,这个项目还包含了工业AI自主运行组件的全面应用,项目实施后,原有的五套装置生产运维人员预计将从260人大幅减到70人以下,建设成本将降低60%。
中控技术结合30多年行业经验,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以及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用,开发出一系列机器人产品及软硬件平台,主要分为三类:
巡检与操作机器人
面向生产安全包括轮式机器人、防爆轮式机器人、挂轨机器人、四足机器人
供应链物流机器人
主要针对石化防爆领域的AMR+穿梭车机器人,拥有AI+视觉分拣功能,可进行高效包装和输送
人形机器人
拥有高稳定性双足、手部操作智能灵巧、内置AI+自适应视觉模型,实现人机协同作业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基于AI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基于多机复杂任务协同的安全闭环控制,可有效应对原料罐区、电气室、复杂地形巡检、皮带通廊、氯碱电解厂房、化工厂电力间、煤焦炉等多个高危场景。例如中控技术与沙特阿美联合研发的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五维一体”气体泄漏动态定位与定量检测,大幅提升安全数据检测与告警效率;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飞索机器人+OGI气体成像+无线防爆传感器”协同方案,实现镇海炼化1.2万平方米球罐区全天候、全覆盖巡检;中控技术定制自动送样系统及全流程检测自动化方案,实现水质、色谱等检测环节无人化操作,提升天津石化南港乙烯项目实验室检测效率与安全性;在杭电化的氯碱电解槽场景中,中控技术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相机与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设备温度、识别管道泄漏等异常,同时,方案可精准评估离子膜性能,优化检修计划,减少非计划停机,并通过智能电耗分配降低能耗1%-2%。
中控技术近年通过TPT、UCS、机器人等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突破性实践,不仅为流程工业智能化树立了新标杆,其构建的工业AI技术生态更展现出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雄心。面对数据整合与信任建立等深层挑战,中控技术的探索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思路。秉持“让工业更智能,让客户更成功”的使命,中控技术将持续以全栈AI化的理念为客户提供“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跃迁。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