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IASF | 重庆邮电大学黄庆卿教授:深耕工业物联网,共话自动化与标准化新未来
作者:iedumedia 浏览:1054次 发布于:2025-07-19
会议期间,智教新媒、中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对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教授、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黄庆卿教授进行采访,围绕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技术成果及行业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7月17日,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IASF)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会议期间,智教新媒、中国仪器仪表、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对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教授、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黄庆卿教授进行采访,围绕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技术成果及行业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1.jpg

智教新媒森巴特·特列克采访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教授、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 黄庆卿教授


研究院背景:实力雄厚,多平台协同发展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由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该研究院获批重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是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载体。

作为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单位,研究院具备强劲实力,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了多项工业物联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已形成专利保护群,主导制定国际标准9项,成为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重要策源地。

黄庆卿教授介绍,研究院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一中心(浸入式创新体验中心)、两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测试验证平台)、三场景(工业 4.0: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旨在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互动。


亮点成果:技术产品丰硕,驱动行业升级


研究院在工业物联网网络领域成果显著。黄庆卿教授介绍,其研发了渝芯 / 腾飞系列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新一代现场级工业物联网融合组网与配置前沿技术、基于 OPC UA 的异构网络协议适配与工业信息共享平台、工业 5G 技术等新技术;推出了工业多网络融合新型网关、时间敏感网络核心产品、时间敏感网络(TSN)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基于 AUTBUS 工业实时宽带总线的实验验证系统等产品与系统;同时搭建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创新应用体验中心。这些成果为行业应用注入新动能,推动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亦进一步提升了研究院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AI 与自动化融合:标准尚待完善,面临适应性挑战


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背景下,AI 技术与现有自动化系统及标准的融合成为焦点。黄庆卿教授指出,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相关政策,凸显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而新产业的发展往往遵循 “标准先行” 原则,需以标准为支撑。当前,制造业 AI 领域的标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院亦参与了部分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业界共识是,要使 AI 真正落地应用,必须与制造场景的需求及应用深度结合,但目前 AI 应用多为定制化开发,在制造业中的适应性与泛化性方面仍存在挑战。


参会价值与展望:交流学习平台,未来持续参与


黄庆卿教授表示,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研究院已多次参与。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必须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紧跟科技与产业发展步伐。每届研讨会对研究院而言,均是宝贵的学习契机,亦是与产业界同仁开展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未来,研究院将持续参与该研讨会。

通过本次采访,对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亦感受到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积极探索。展望未来,研究院有望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版权说明:
1、本文是智教新媒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智教新媒)及本文链接。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