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华科、人大、电子科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计划!
作者:iedumedia 浏览:348次 发布于:2025-03-11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近期,北大、华科、人大、电子科大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扩招计划!

“双一流”高校优质本科扩容,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加速调整优化的缩影。2023年,中国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近期,北大、华科、人大、电子科大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扩招计划!


延伸阅读
点击速看!打造AI领域人才培养高地,清华、上海交大武大、西安交大等众多“双一流”高校宣布扩招!

1.png



北京大学

3月8日,北京大学发布消息,2025年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加大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力度。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北大优势和北大特色,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

据介绍,下一步,北大在扩大本科招生规模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png



华中科技大学

3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官方消息,2025年本科招生规模将扩大至7305人。

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主动谋划学科“新布局”。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相继成立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强化多学科协同创新;2025年,华中科技大学将继续扩大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国家急需战略领域的专业招生规模,构建“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重点领域高素质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次扩招不仅是学生数量的增加,更是教育质量的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将进一步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力争在有引领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突破,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png



中国人民大学

3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消息称,2025年将继续稳步增加本科生招生名额超100人。此次扩招重点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基础学科支撑、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战略急需领域突破三大方向,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人民大学累计扩招200余人。此次扩招计划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聚焦数字时代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治理等AI+前沿领域前瞻布局交叉复合型人才储备等。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重塑新型书院体系并组建六大书院,将全体学生纳入书院与学院双重培养。制定“面向2037建校百年本科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完善健全本硕博一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4.png



南京大学

3月9日,南京大学官宣2025年继续扩招,新增本科招生名额不低于100人。新增新工科专业及方向累计扩招1730人。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三年南京大学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南京大学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培养面向未来智能时代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2018年,南京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又于2024年初推出“1+X+Y”三层次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2025年将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智慧赋能教育,大力推动形成AI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布局,主动调整专业布局,大力发展新工科。苏州校区目前已建成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7个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10个研究院,声功能材料与应用中心、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聚焦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培养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新范式。

5.png



电子科技大学

3月9日,电子科技大学宣布,2025年将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以及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扩大本科招生规模100人。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2023年招生5026人,2024年招生5041人。2025年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100人。电子科技大学本次扩招旨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着力培养未来能高质量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助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入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更多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学科交叉与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介绍,2025年电子科大将打破学院与学科壁垒,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电子和计算机(ECE)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6.png



中山大学

3月9日,从中山大学获悉,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做出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稳妥扎实地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2025年中山大学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至7845人。新增的招生计划主要聚焦于新兴交叉学科、国家紧缺学科以及双学士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推动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和能力。

近年来,中山大学内地本科招生计划一直维持在7730人的规模,常年位列国内高校前列。去年,为了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又增加了25个招生指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大在港澳台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上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0人以上。“今年,加上港澳台本科招生及本科留学生招生,中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将逾8500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说。

版权说明:
1、本文来源:内容及图片主要来源于各个高校官网。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