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近日,由四川省国资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组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母基金整体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30亿元,由川内16户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
据了解,该基金将优先使用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项目库,并建立前沿探索子基金支持清华大学进行原始性、前沿性创新研究,为基金持续不断提供项目来源。基金投向上,围绕四川省“6+4+3”产业,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未来交通等专业子基金,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四川与清华紧密合作背后,是四川对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发力。今年,四川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已聚集起1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率先突破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率先突破的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可知,到2026年,四川省高新区协同构建技术互济、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产业联合体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有效支撑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升位进阶,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在部分领域占据引领性地位。
四川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早有渊源。早在2014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就与清华大学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3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落户四川省,该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与四川省政府为了响应国家“能源革命”新思路、服务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天府新区产业发展所共同建立的高层次科研事业单位。
近年来,四川省与清华大学在产学研等方面接触亦较为紧密,本次也是四川省加强省校合作的又一举措。去年,四川省还曾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共同发起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通过引进知名高校资源,四川推动省校合作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建起众多集人才培养、科研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