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2、如果您的文章希望被智教新媒报道,请发邮件到 service@iedumedia.com公邮,会有专人在1-2个工作日回复您。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3月19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召开更名大学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郝玉龙在讲话中回顾了学校建校47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发展成就,全面梳理了更名大学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更名大学的后续筹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郝玉龙强调,要统筹好当下更名大学工作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按照三次党代会“三大发展目标”,以更名大学工作为牵引,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通过更名大学各项建设任务,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大改革破题力度,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发展动力,抢占发展机遇、赢得发展先机。二是要继续做好当前攻坚克难工作,全力以赴抢时间争进度、补短板强弱项、抓问题促整改,下力气解决好未完成的任务。三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规范有序做好更名大学各项建设和筹备工作。
2023年11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召开创建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郝玉龙指出,学校更名大学已纳入《河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决定2025年向教育部提交“更名大学”申请。同一时间,投资30.3亿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开工,这一项目被纳入2023年河北省重点前期项目管理。
早在2022年3月,就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申请更名为北华航天工业大学或者北华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省教育厅回复:“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提升办学实力,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争取早日达到“大学”设置标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校始建于1978年。20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提出,到建校50周年前,实现更名大学;到建校55周年前,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到建校60周年,建设成为全国知名、航天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原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党建示范校、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会长单位、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先后隶属于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两弹一星”功勋、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分廊坊市区东、西校区和固安校区,现有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在建面积11万余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1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名,具有行业背景或“双师型”教师占80%。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置48个本科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法、文、艺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近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更名大学工作部署会,校党委书记刘代军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
刘代军指出,更名大学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学校的光荣使命,是广大校友、师生员工、关心和支持郑航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期盼,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办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体郑航人要凝心聚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把更名大学作为当前最核心、最重要、最中心的工作。
就如何抓实更名大学各项工作,刘代军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提高标准,系统谋划。各工作组要系统考虑、全局谋划,全校上下一盘棋,不断提升更名工作标准,确保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二是机制保障,挂图作战。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针对更名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党委会专题研究制度;实行任务组“周报+月度推进会”工作机制;构建督办闭环体系,将重要任务事项纳入督办,建立“问题交办—整改落实—成效评估”全流程督办链条,确保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加强内涵,突出特色。聚焦标志性成果、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研平台,全校各单位要再发力、再突破,持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夯实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建设基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代军接受采访透露,“今年要圆满完成教育部专家进校考察工作,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任务。”更名大学共有45项指标,随着航空港区校区的加快建设,将补齐筹建工作的最后两块“拼图”。
刘代军介绍,随着新校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教育部进校考察更名,2026年实现从郑州航院到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跨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港校区占地1312亩,位于航空港区东北区域,学校将以航空港校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航空航天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创新高地,深度服务航空航天产业、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区整体 规划效果图
△校区整体 规划效果图
△航空航天科技大楼、产教融合中心 规划效果图
△空天研究院 规划效果图
△体育馆及看台 规划效果图
△会堂 规划效果图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交通便捷,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时称平原省立财经学校。1964年全国16所航空学校调整,更名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通过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评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高校。2017年12月,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一般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1月18日,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院长李勇建议依托郑州航院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同年,学校提出建设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获得博士授权及更名大学的目标。
2021年12月8日,河南省发布《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组建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
2022年,学校再次强调这是实现更名航空航天大学的关键一年。同年9月1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学校的筹建情况汇报。
2023年2月23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高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及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建工作汇报。9月12日,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调研筹建工作并召开座谈会。11月3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研究了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的规划建设方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历经多次变革与发展。在提出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的目标后,学校明确了“三步走”战略,致力于到2050年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随着河南省及国家对航空航天教育和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视和支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注智教新媒公众号